足迹
这野史,怎么全成真了?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5章 谁不让我种地我们就把他种地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c0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第35章:谁不让我种地,我们就把他种地里(第12页)
    书写完,看向台下的学子们,李时珍开口:“这三行,先后顺序是。”
    “1:科学技术——”
    “2:优秀人才——”
    “3:技术创新——”
    “仔细看完这三段话,给你们点思考的时间;若还不明白的话;那么各位其实也不用再上我的课。”
    “我也不对你们抱有任何的希望了!”
    看着黑板上的三行字。
    学子们越看越心惊!
    确实,格物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唯一标准。
    只有整个大明的格物技术水平上升,便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便利,大明也就更全面!
    原本需要海量人力的工程,现在只需要很少很少的人;未来有一日,甚至完全可以无需用人力;完全让器械自行工作。
    而优秀人才,理解起来更加容易!
    不仅治国人才,军伍人才、工部人才。
    但凡是人才,那就有其用武之地,知识没有贵贱;只有犯贱的部分文臣把格物视为奇技淫巧;怕威胁到儒家。
    最后【技术创新】四字,虽对学子们来说第一次见。
    但依旧能够理解。
    每一次技术的创新,都能为社稷带来更好的动力。
    原本用青铜器作战的军伍,后来变成铁器。
    当青铜器与铁器硬碰硬,青铜器立马就断;拥有铁器的队伍赢多负少。
    简单的三行字,直接道清了整个大明的未来规划的运转轨迹!
    李时珍还不知道,学子们此刻都已经明白了。
    但紧跟其后的是:无力感。
    每位学子脸上浮现出激动且无力的苍白虚弱感。
    就算知道,那又能改变什么呢?
    此时,室外。
    夫子们也在侃侃而谈。
    “李先生说的科学,也就是格物对吧?”
    “是的,格物是第一生产力;从古至今,从骨器到钢铁;这个过程就是格物的进步。”
    “格物是提高社稷”
    突然间,苏岳县令双眼放光,“我或许知道这个。”
    此话一出,院长,常斌,赵才等人纷纷望了过去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x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