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我堂堂汉人竟成大元皇帝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五十六章 燕贴木儿薨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c0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四月十五日。
    经过多日审判,怯薛歹名额造假一事终于出了结果。
    由伯颜亲自草拟的意见。
    凡是参与其中的大大小小官员,均死刑。
    伯颜的狠辣程度出刘渊的想象,刘渊本打算根据官员涉及程度分批处理。
    但是,既然伯颜既然主动出手,刘渊也就顺水推舟,等伯颜倒台之后,再为其中一些官员平反。
    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嘛。
    杀这么多官员,抄家就能充实不少国库,而且减少了流放等诸多人力费用。
    当然,最主要的是,这些官员里面有好人的几率估计太小,虽说不是直接欺凌乡里,但是他们间接造成的损害更大。
    如此处理,也算好结果。
    同时,从此件事情,也让刘渊深刻了解到元中后期的暴虐。
    与元世祖在位之时相比,许多政策已经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    忽必烈即位之初公开宣示要宽刑慎法,重视爱惜人命。
    他要求犯下死罪的必须详细酌定后才能行刑,甚至规定皇帝给犯人判下死刑后需要过几天再重新审核一次,以避免冲动判刑。
    他在位时期,死刑最多的一年是278人,最少的一年仅7人,还有四年是没有人。
    事实上,忽必烈在位的三十多年里,判死刑的人仅仅两千多人。
    然而,自忽必烈之后,由于皇帝继承出现一个意外接着一个意外的情况。
    因此,这些就开始废了。
    毕竟,新皇上位,肯定要清洗政敌啊。
    到了权臣当朝,死刑也越来越多。
    就以汉世侯保定张家为例。
    主人公张珪。
    他是元朝名将张弘范之子,张弘范则是元将张柔的第九子,他们家族三代为元朝效力,功勋卓著。
    张珪本人在元朝政坛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曾任中书平章政事,封蔡国公。
    然而,随着元朝政治斗争的加剧,张珪及其家族也卷入了其中。
    事情表面起因是张珪儿子张景武犯事。
    张景武作为张珪的长子,曾任定远大将军、保定等路上万户,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力。
    他率乡民打死了数百名在境内劫掠的大都元兵,这一行为触怒了当时的参知政事也先捏。
    也先捏以兵至保定,将张景武及张珪的另外四个儿子统统拿获,并处以酷刑处死,同时抄没了他们的家产。
    不仅张景武等五人惨遭杀害,张珪的遗孀和女儿也未能幸免于难。
    张家的女眷惨遭元兵蹂躏,张珪的四女儿甚至被也先捏糟蹋后纳为小妾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x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